发布时间:2025-02-18 14:15:59    次浏览
五金北京去年接待游客总量创历史新高!2月14日召开的2025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透露,2024年北京市文旅融合成效显著,文旅经济持续向好。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.72亿人次,同比增长13.1%;旅游总花费6722.4亿元,同比增长14.9%,均创历史新高。
会议指出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北京将聚焦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,健全精品创作体系、公共服务体系、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,强化业态融合、科技赋能、创新驱动和国际合作,积极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,为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2024年,北京深入推进“演艺之都”建设,全年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.7万场,观众超1200万人次,票房收入超39亿元。全市累计认定演艺新空间79家,演艺服务平台推出精品剧目演出275台。京剧《齐白石》入选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,9部剧目入选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演出项目,数量居全国首位。此外,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得以建立,热门大型演唱会和景区票务“黄牛”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
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,北京2024年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.6万场,全市建有四级公共文化设施7123个,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形成,累计建成369处新型文化空间,成为市民日常文化休闲的好去处。
2024年,北京发布120条“漫步北京”精品旅游线款“北京礼物”,并开设了7家“北京礼物”主题店。同时,推动体育旅游和工业旅游发展,发布了51个体育旅游精品项目,认定了6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,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,推出了1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全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达115家。此外,还高标准举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、“欢乐春节”、新年倒计时等活动,促进了文化交流合作。
2025年,北京将继续打造更多精品力作,完善舞台艺术创作机制,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弘扬传统文化、讴歌精神、反映时代主题的优秀作品。指导各区开展演艺新空间认定工作,整合提升中国戏曲文化周等活动影响力,举办各类演艺活动4万场。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,筹建北京艺术博物馆,完善智慧文旅平台,推出市属景区统一预约购票平台,提供便利化服务。进一步发展“北京微度假”目的地品牌,推广“骑游北京”品牌,打造“北京礼物”爆款新品,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。积极发展多元融合业态,如“演唱会+旅游”“赛事+旅游”等,推出新型工业旅游线路,打造特色精品民宿。还将举办第二届北京国际非遗周,推进市区两级非遗体验中心建设,按节气推出多语种短视频。
在深化区域交流合作方面,北京将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,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等品牌活动,打造特色环京文旅产品和精品线路,推动旅游列车开行。同时,建立旅游企业“风险+信用”分级分类管理机制,全面加强旅行社和导游管理,维护旅游市场秩序。
1月11日北京去年接待游客总量创历史新高 文旅融合助推经济发展,在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,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省全年接待入境游客322.4万人次,同比增长187.7%。入境旅客总花费达到161671.9万美元,同比增长456.5%
埃及总理马德布利1月1日表示,2024年埃及接待的游客数量突破1570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他在新行政首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一数字“令人鼓舞”。他还提到,2025年大埃及博物馆预计将正式开放,希望借此实现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的目标
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从除夕到初七共接待游客超过61万人次。本届冰雪大世界已运营46天,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突破266万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35%
2024年,水利建设投资创下历史新高,全年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,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,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3529亿元,同比增长12.8%。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在论证70年后终于开工建设,多个重大工程也在加快进行
截至12月15日,2024年珠峰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.02万余人次,同比增长18%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作为世界最高峰,珠峰不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前来挑战,也成为国内外游客进藏旅游的重要目的地